天天小知识
女性心血管疾病高发,原来是有“特殊原因”
妊娠相关疾病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被证实与产后突发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妊娠期女性存在至少1个高危因素(子痫前期、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压、I型或II型糖尿病、慢性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至少2个中等危险因素(未生育、肥胖、子痫前期家族史、社会经济因素、高龄)可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以降低子痫前期的风险。
2、妊娠期糖尿病具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未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将增加,包括2倍的高血压风险、2倍的中风风险和2.8倍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除此之外,妊娠期糖尿病史也与未来增高1.4-20倍的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3、早产,即在妊娠37周前分娩也与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早产次数越多、时间越早(<34周),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高。
4、流产及死产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风险大约增加2倍,其中流产占1.45倍。
5、宫内生长受限
通常与子宫-胎盘的灌注不佳有关,研究指出,有该病史的女性患有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也更高。
提前绝经
提前绝经(年龄<40岁)及相对早期绝经(45-49岁)也被认为是一个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因素。绝经后,降低的雌激素水平会造成体内体脂分布的变化、糖耐量降低、血脂异常、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炎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包括腹部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及高血压。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而这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标志。
因此,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患者应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筛查,包括每6-12个月密切监测体重变化,至少每年检查血压、空腹血脂、血糖控制筛查及体育活动评估。
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比于男性,女性更有可能患有潜在的自身免疫性和炎性疾病,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其中80%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在女性中非常普遍,并与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