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知识 文库 问答 小知识 百科
 
天天小知识
上野千鹤子给独居女性的10点老后建议(5)
2024-12-23
星期一
十一月廿三

今天的
天天小知识


小知识分类

历史上的今天
更多应用
  建议九:遗嘱必不可少

  包括最让人头疼的遗物小狗、小猫,以及电脑、手机的内存。

  最后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人的死法和身后事。首先是遗产问题。工作了数十年的单身人士即便称不上是什么大富豪,多少也会有些遗留之物。

  首先,是自己名下的不动产。只要没通过反向抵押将房产彻底现金流化,人们身后就会留下自己居住的房产。购买附带护理型住宅的终身使用权,或干脆地把钱全部花光是最好的,但储蓄、保险、股票等金融资产多少还是会剩下一些的。

  若亡故时没有留下遗嘱,遗产就会由法定继承人接手。 继承的优先顺序由法律决定。有孩子的由孩子继承;没有孩子而父母仍健在的就由父母继承;高龄单身人士的父母仍健在的可能性很低,若兄弟姐妹仍在,就由兄弟姐妹继承;若兄弟姐妹也全部亡故,就由外甥或外甥女继承。

  迈入超高龄阶段,亲属的人数也会逐步减少,继承权也会随之转移到远亲那里。英国小说中有富裕的老小姐亡故之后,遗产由见都没见过的年轻远房亲戚继承的片段。让人不禁暗付,自己年轻的时候怎么没遇上这种好事。

  在少子化的影响下,真正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本身就不多。

  我也是“败犬”的成员之一,双亲也早已不在人世。若我没有留下遗嘱就走,遗产(居住的房产和一些金融资产)就会由兄弟以及外甥、外甥女继承。对于那些早已独当一面的兄弟,我当然没有把遗产留给他们的理由。虽说不是完全没有亲情,但相比那些每年或许能见上一面,或许一面都见不上的兄弟,我还有更为亲密、更为珍惜的好友。相比有血缘关系的人,我更愿意尽可能地将遗产留给在人生旅途中相遇、比亲戚更令我珍视的人们。

  哪怕我没有这种想法,存在这种念头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比如没孩子的情侣,或与孩子关系疏远,认为自己已经尽责的人们。

  因此,遗嘱必不可少。

  遗嘱需在生前撰写,这是理所当然的。写遗嘱并非为了“死”,而是为了活着的自己。只要活着,一旦人际关系发生改变,想法也会随之而变。因此遗嘱必须注明日期,法律明文规定,标注新日期的遗嘱比旧日期的更具效力。在某个人实际死去之前,遗嘱经过数度修改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在40来岁时,我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遗嘱,契机是在外国居住。在德国居住的1年里,包括转机在内,我总共乘坐了53次飞机。飞机事故就是个概率问题,乘坐时间越长,坠机概率也会随之而增加。一想到不知何时会发生些什么,没有孩子的我想到了写遗嘱。在此之后,随着人际关系(以及男人)的变化,遗嘱也更换了好几次版本。

  以居住为例。 现在我在东京都内拥有的自宅是四居室,一个人实在不好打理。而我也很清楚东京都内的住房状况有多槽,所以这处房产给经常驻留日本的外国研究人员及其家人短期居住,或者给亚洲的贫困留学生共同居住。

  一些金融方面的资产,则在限定期间之内赠与亚洲的女留学生们作为奖学金。

  最让人头疼的遗物,非宠物这类生物莫属。 宠物早已成为家庭成员,会对家人先行离世感到不安的,绝非只有孩子而已。宠物在高龄者护理方面起到良好效果这点也已经得到证明。

  而即便是带着“这是人生中最后一只狗狗”如此周到的设想去行动,人生也未必能完全按照预定来进行。比如对于饲主过分忠诚而不亲近他人的“忠犬”,被迫留下它的主人及宠物本身都相当遭罪。都市公寓中无法饲养大型犬,至于饲养虫类这种不同寻常的爱好也只会让他人困惑不已。

  在供人类使用的护理保险之外,假如能有让与饲主死别的宠物在死去之前得到照顾的“老犬用护理保险”,那么高龄者应该也能够安心地饲养宠物了。

  另外,“数字遗产”必须额外注意。从前那些会让人头疼的遗物,无外乎不愿给他人看到的日记、藏匿起来的情书等纸质记录。现如今则变成了电脑、手机的内存。

  建议十:单身人士的几种身后准备

  在这个国家之中,唯有在家人的看护下走向死亡才能被看作“自然死亡”。

  然而,所谓的超高龄社会,意味着部分人或许将比任何家人都要来得长寿。现如今,除非具备相当的条件,否则想要在子孙环绕之中迎接死亡绝非所有人都可能实现的死法。如果这种死法才能够被称作“自然死”或“正确的死法”的话,那么不仅会给达不到这些条件的大半人等增加不必要的恐惧心理,还会助长其余家人不必要的罪责感,比如“竟然没见到最后一面”“是我让他独自死去的”之类。

  相比之下,孤独死真的那么可怕吗?

  这方面的觉悟,许多单身人士早就有了。既然独自生活,那么独自死去也是最基本的事实。独自生活的人唯独在死前才被平日里疏远的亲属给包围,这点本身就很不自然不是吗。

  围绕“孤独死”,就职于东京都监察医务院的小岛原将直有一段演讲录影。历经太多孤独死事例的小岛原,头条建议就是,“独自死去完全没问题,但考虑到为死者处理身后事的人们,必须做好尽早让人们发现的安排”,这句建议极为现实。

  小岛原表示:“造成独居局面的理由是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旁人将其视作‘孤独‘则大错特错。”他所体验过的“孤独死”,全都是与孤独无关的短时间的死亡。

  同时,他还引用了尼采的一句话:“被抛弃与孤独是两回事。”

  他在演讲最后如是说: “死亡不知何时会向人们袭来。因此,不要太过妥协,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没有自我的集团中的人并就此终结一生,平日里就要把‘孤独’珍视起来。”

  “陪伴家人直至其咽气”是被遗留下来的人们的执念。从这个层面来看,无论是不得已还是自我选择,单身人士都是从“家族”中解放出来的人。

  单身人士的五种身后准备,从结论说起,逝者的心声其实是“身后事我就管不了了”。在有家人的情况下,只需遵循家族迄今为止所积累的习惯和礼仪行事即可;单身人士则无法仰仗这些习惯,而不得不思考身后事该如何处置,并且还必须是尽可能不给负贵处理自已身后事的人们增加负担的做法。

  在此期间,单身人士的葬礼方式、墓地的选项等应该会越来越多,而在此之前,除了不断试错之外别无他法。直到死亡的前一刻,甚至在死后仍在不断挑战全新事物的人生,或许才是最符合单身人士的。

  若将在此之前所尝试过的方法总结出来,就能得出以下5条:

  1、为了死后能够尽早被发现,需要建立密切接触的人际关系。

  2、那些会给活着的人们造成困扰的遗留物,必须尽早处理干净。

  3、关于处理自已遗体、遗骨的方式,最好不要让活着的人们感到棘手。

  4、关于如何举办自己的葬礼和挑选墓地,最好不要让活着的人们感到棘手。光说一句“全都交给你了”固然让人为难,但也不要反其道而行之,留下太过独创、一点都不普通、会给实行的人们造成困扰的希望。要知道,这些身后事毕竟是别人帮你完成的。

  5、把能够将上述事宜执行到最后的费用,连同谢礼一起准备好。千万别认为调动人力是免费的。

  这样连在一起看,独自变老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样一来,是否就能安心变老了呢?
 分享到:

© 版权所有  2001-2024 知识网站
Copyright (C) 2001-2024 allzhi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 电话:15973023232  微信:zhishizaixian  ICP备案号:湘ICP备080032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