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知识
中国人糖摄入量30年升5倍 “隐形糖”偷走健康(1)
2008年,有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在这一年里吃下了19.6公斤的糖,相当于每天吃了50克糖。与30年前相比,中国人的糖摄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这一数字让人惊诧的同时,也让人万分不解:生活越来越好,害怕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哪怕吃一块糖、一点甜食都要前后思量,怎么糖的摄入量还是越来越大呢?
原因就是,并非甜的食物里才含糖,很多吃着无味,甚至是酸的、咸的食物里,都可能有大量“隐形糖”存在,这些“隐形糖”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营养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吃糖多的危害,一点也不亚于吃盐多的危害,除了引发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外,还会带来骨质疏松、胆结石、视神经炎、阴道炎,甚至是表现为任性、易冲动、易暴躁的“甜食综合征”,这些是相当一部分人没想到的。
一份红烧肉藏着50克糖
“大部分隐形糖都藏在加工食品和餐馆做的菜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很早就开始关注隐形糖的危害,她告诉记者,膨化食品和核桃粉、芝麻糊等速溶糊是加工食品中最大的“隐形糖”藏匿者。比如雪饼、鲜贝、虾条等膨化食品,因为含油脂少,被不少商家抓住这一点大打健康牌,很多家长也喜欢买给孩子吃。它们吃起来虽是咸的,但里面含有大量淀粉,却不含任何能抑制血糖上升的膳食纤维。核桃粉和芝麻糊也是如此,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它们即使磨成粉,加入沸水后也不能搅成糊,厂家一般都会加入淀粉糊精等添加剂让其成糊。这两种食物中的淀粉进入体内,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糖还要快。与此类似的还有土豆、芋头等高淀粉蔬菜。美国著名营养教育家劳拉•道尔森在她的《低糖膳食》一书中指出,这些食物中的淀粉食入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它和吃白糖没什么分别。
餐饮业里有句行内话叫“糖调百味”。国家高级烹调师、山东首席烹调技师张亮告诉记者,餐馆里的菜中,一份葱烧海参大概要加糖15—25克,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九转大肠甚至要加50—60克,最高的是无锡排骨,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其他的加工肉制品,比如人们爱吃的肉干、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
吃水果虽然健康,但其中的糖分也不容忽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金奎提醒,别看西瓜吃起来甜,其含糖量仅为4.2%;猕猴桃吃起来较酸,含糖量却是10%。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还有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而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水果,含糖量超过了14%。
还有一种“隐形糖”是在面包、话梅、酸奶和调味酱里。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华鑫说,一般的白面包100克中含有10—20克左右的白糖,这还不算其本身的淀粉含量。话梅等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会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细菌生长。酸奶的制作配方是100克牛奶配10克左右的白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里,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哪怕是市面上广为流行的“无糖食品”,其中添加的木糖醇对血糖的影响虽然小于白糖,但研究表明,每克也会产生2.4千卡的能量,比葡萄糖每克产生4千卡的能量只低一点。因为木糖醇的价格远远高于白糖,不少“无糖食品”中甚至同时添加木糖醇和白糖,这种造假行为极易误导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