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文名称: 张家界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华中
下辖地区: 慈利县,桑植县,武陵源区
电话区号: 0744
邮政区码: 427000
地理位置: 湖南西北部
面积: 9653平方公里
人口: 156.82万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机场: 张家界荷花机场
车牌代码: 湘G
张家界为中国湖南省的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腹地,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1982年9月,张家界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88年8月,武陵源被列入国家第二批40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内;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张家界(zhāngjiājiè)市,地处北纬28°52′—29°48′、东经109°40′—111°20′之间,是湖南省西北部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以发展张家界旅游业为特征的新兴省辖地级市。
张家界市所在地,原名大庸。1988年5月18日,国家批准建立了地级大庸市;因“大庸”之名远不及境内所辖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的知名度高,1994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全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2008年总人口163.95万人,总面积9563平方公里。市府设永定区,距省会长沙390公里,距长江三峡300公里。
张家界,相传汉代留侯张良隐居于此而得名。本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在张家界建国营林场。70年代末,张家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奇观被世人发现,得以开发。1982年9月25日,国家计委行文,将林场所属范围定名为“张家界森林公园”。张家界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与一脉相连的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三大自然保护区组成武陵源,是张家界的核心景区。武陵源地处武陵山脉中段;武陵山脉则横亘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唐诗人王维曾有诗云:“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以物外起田园。”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此地时将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大风景区命名为“武陵源”。1988年成立大庸(现更名张家界)地级市时,特设武陵源县级行政区,方圆369平方公里。
武陵源境内岩溶地貌发达,石英砂岩峰林峡壳地貌发育更为世界罕见。1988年10月,国务院公布武陵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将武陵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内外专家学者赞誉武陵源是“大自然的迷宫”和不可思议的“地球纪念物”。《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技术评价报告》中指出:“武陵源在风景上可以和美国西部的几个国家森林公园及纪念物相比。武陵源具有不可否认的自然美。因她拥有壮丽而参差不齐的石峰、郁郁葱葱的植被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
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包容了砂石山峰林、方山台寨、天桥石门、障谷沟壑、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溪流湖泊和沉积、构造、地层剖面、石生物化石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地貌景观,包存几乎没被扰动的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
除武陵源核心景区外,武陵源区有“中华最佳洞府”黄龙洞、“人间瑶池”宝峰湖、国家激流回旋基地,慈利县有江垭温泉、万福温泉、张家界大峡谷、“小三峡”娄水漂流、有“南五当”之称的道教对地五雷山,市区所在地永定区有“张家界新传奇”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百里画廊”茅岩河漂流、土家风情园、老院子、大庸府城、“江南名刹”普光禅寺,桑植县有“亚洲第一大洞”九天洞、贺龙故居纪念馆、千年古镇苦竹寨、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等新兴景区。张家界市还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69%。各种民俗风情,常令国内外游客兴趣盎然,遐思无限。环绕张家界市,还有桃花源、猛洞河等风景名胜,去三峡、桂林也很方便。
张家界市自开发以来,已基本形成水运、陆路、航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进出十分便捷。程控、微波通信随时可直拨世界各地。风景区有配套的黄狮寨索道、天子山索道、百龙天梯、观光小火车、索溪水库及其水上娱乐中心、民俗文化村、购物中心等服务项目正抓紧筹建和施工。
1995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张家界时,提出“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市人民政府驻永定区,邮编:427000。代码:430800。区号:0744。拼音:ZhangJiaJie Shi。
张家界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
张家界市 面积9518平方千米,人口158万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驻南庄坪。
永定区 面积2174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427000。区人民政府驻西溪坪。
武陵源区 面积 398平方千米,人口 5万。邮政编码427400。区人民政府驻军地坪街道。
慈利县 面积3481平方千米,人口68万。邮政编码427200。县人民政府驻零阳镇。
桑植县 面积3465平方千米,人口43万。邮政编码427100。县人民政府驻澧源镇。
明初置大庸卫,因居庸水之阳,故名。清置永定县,1914年设大庸县。
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77号)撤销大庸县,设立大庸市(县级),以原大庸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庸市的行政区域。
1988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升为地级,设立永定区、武陵源区,将原常德市的慈利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桑植县划归大庸市。
1994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25号)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因境内有张家界自然保护区而得名。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张家界市总人口1493115人;永定区 405968 武陵源区 47755 慈利县 636659 桑植县 442733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2005年末张家界市总人口160.12万人,女性人口77.16万人,城镇人口51.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11.79万人,土家族97.87万人、白族10.98万人、苗族2.78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2.63‰,人口死亡率6.98‰,人口自然增长率5.65‰。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张家界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32个镇、47个乡、15个民族乡。
气候资源
张家界的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左右。夏季最热月气温27℃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 ℃(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张家界的传说 张家界早先并不叫张家界,叫青岩山,那时,青岩山上也没有姓张的人家。为什么后来又叫它张家界呢、这事儿,还得从汉留侯张良说起呢! 相传,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滥杀功臣。留侯张良想到淮阴侯韩信死前讲的那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不禁打了几个寒颤,便想效法当年越国范蠡,隐匿江湖。可是到那里去好呢?入江淮,乃刘氏腹地;至留县封国,不能久安;秦岭、巴山,虎豹成群,不是养生延年之处;西北方,匈奴骚扰……他思来想去,只有到南方,找赤松子仙师去!昔日三间大夫屈原被放,曾游荆州、武陵,还给沅、澧二水诸名山留下了许多诗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想那里必有人间仙境,必多养生乐趣,于是,他便循着赤松子的足迹,上了天门山。以后,又辗转登上了青岩山。这里别有天地,正是张良要寻求的。‘世外仙境”!从此,他便在这里隐居下来,修行学道,并留下了一脉张氏子孙。据说,张良为了让青岩山水更美,曾在青岩山南侧植了七棵银杏树。这七棵银杏树长得又高又大,就象七把巨伞,撑在半山腰。许多年后的一天,一个叫张万冲的朝廷官吏,穿起长袍马褂,乘起八抬大轿,带着妻室儿女,上青岩山游玩。当他看到这七棵银杏树,象巨人般立在那里,顿起邪心,便想以这七棵树为界,把青岩山这块神奇的土地,通统划为己有。于是,他请来一名雕刻匠,要他在每一棵树上雕刻一个大字。这雕匠刻呀、雕呀,雕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刻成七个大字:“指挥使张万冲界”。字刻完后,张万冲偏着脑壳看了又看。他一边看,一边念,一边笑:“嘿嘿,这下好了,万古千秋,归吾所有!”当下,他贴出门板大的告示,规定以七棵银杏树为界,方圆五十里,从锣鼓塌至黄石寨,从朝天观到止马塌,一概禁止通行,违者砍头。并将山寨上所有张氏家族都赶走,他张万冲一脉要在这仙山福地繁衍生息!他的这道禁令,害得周围的百姓连打柴放牧都得绕道走,害得张氏族人携儿带女,流离失所。有一天,猎户张家雄进山赶老虎,恰从七棵银杏树下路过,他见每棵树上都流着黄水,如泪人一般。张家雄最初感到惊奇,不知道银杏树为什么会流泪,后来他看到了“指挥使张万冲界”七个大字,才恍然大悟,他顿时火冒八丈,猛地拔出猎刀,“嚓嚓”几刀,将“万冲”二字,改成了“家雄”。又“嚓嚓”几刀,把那块告示牌劈得稀巴烂!张家雄的这一举动非同小可,寨里寨外的人们齐声叫好,只有张万冲气急败坏,暴跳如雷。他调来三百亲兵,把青岩山一带围得水泄不通。他四处抓人,八方搜山,捉不到张家雄,就在寨民头上出气。他把寨民赶到银杏树下,声言
要用大家的人血染红那七个大字。正危急时,只见树上闪光,树叶吐云,树枝嘶叱,树干上突地喷出七股桶大的黄水,直朝着张万冲的人马射来!一霎时,狂涛巨浪,铺天盖地,把张万冲三百兵马一齐卷进金鞭溪去了!寨民们见此阵状,吓得一个个忙对着银杏树作揖叩头,呼天叫地,求苍天保佑。这时,猛听得云头上有人发下话来:“寨民民们听着:此地本是天造地设,人间仙境,哪能容得张万冲这个不孝子孙横行!吾神已令白果仙人将他葬人海底。此地现归张氏共同所有,永世永代生息!”说罢,他将拂尘往七棵银杏树上一指,只见七棵银杏树上立即现出了“人间仙境张家界”七个金灿灿的大字。众人抬头一看,只见那仙人一副书生模样,头挽高髻,身穿麻衣,鹤须童颜,一派仙风道骨。人群中有几个懂学问的长者,一见大频惊说:“那不是跟赤松子大仙同游天门山、青岩山的子房公公么?”众人听了,忙一齐伏地礼拜。那仙人轻甩水袖,笑盈盈地隐人茫茫云海,向黄石寨方向飘然而去。因为是张良仙人赐名,此后,人们便把青岩山叫做“张家界”。
自然地理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
在张家界市区境内,由于受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从地势上来看,张家界市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连。其总的地势是:东南与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两岸,又有一块一块的冲积土平原。该市境内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的均汇集到澧水河,然后从西向东,一直流进八百里洞庭湖。湖内,沉积着几十米几百米厚的泥沙。与洞庭湖相反,从东向西,地势又逐渐升高,到市区中心地段,便出现了海拔高达1500余米的天门山、七星山等高山峻岭。有高山峻岭,又有低谷平原,这就是本区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
武陵源景区内的巨厚的石英砂岩,产状平缓,使岩层不能沿层面薄弱部位滑塌,覆盖在志留系柔性的页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刚性的石英砂岩垂直节理发育,在水流强烈的侵蚀作用下,岩层不但解体、崩塌,流水搬运,残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险、秀、幽、旷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风景区的主体。慈利县五雷山风景胜地,同样也是由同一层位的石英砂岩组成,岩层产状也平缓。五台山顶部有黄绿色的页石、泥灰岩覆盖,它是隔水岩系,可以保护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地貌 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
喀斯特地貌 近年来学术界也称岩溶地貌,也是张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点。约占全市面积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种类,不论地表、地干,其堆积物均发育齐全,是我国湘西北喀斯特地形发育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桑植县、慈利县大部,武陵源区、永定区东南部是这一地形发育的地区。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内各地可见,唯石林在市区少见,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区只有在自治州花垣县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称“石栏栅”,颇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学者观光考察。
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积物形态。在张家界,更是堪称一绝。其溶洞规模,桑植县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学会会员洞,也真不愧为亚洲地一洞的响亮称号,可见不是一般。九天洞和位于武陵源区的黄龙洞,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们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为一体。其洞内喀斯特堆积物,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可以说,想什么,像什么,极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间,往往使人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汇和语言来赞美她。
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 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张家界,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张家界的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山上峰峻石奇,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似剑。张家界,既有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奇观,又有举世罕见的砂岩峰林异景。
武陵山脉 盘踞湖南的西北角,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山系呈北东向延伸,弧顶突向北西,新华夏构造带之隆起,海拔在1000米左右,峰顶保持着一定平坦面,山体形态呈现出顶平,坡陡,谷深的特点,最高峰壶瓶山海拔2098.7米。武陵山脉山原土地地貌发育自关向南分为3支。北支:分布于湘、川、鄂边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龙山、东山峰、壶瓶山;中支:沿澧水干流北侧,有天星山、红星山、朝天山、张家界、白云山等;南支,从贵州省境延伸过来,进入湖南省有腊尔山、羊峰山、天门山、大龙山、六台山等,为武陵山脉的主脉,是澧水与沅水的分水岭。上述三支山脉均消失于洞庭湖平原。武陵山脉纵贯湖南省西部,成为东西交通的屏障,但局部地段有较低的山隘、如洞口等地,构成东西交通的通道。
天门山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又名玉屏山。坐落在张家界市区以南10公里处。公元263年,因山壁张家界天门山崩塌而使山体上部洞 开一门,南北相通。三国时吴王孙休以为吉祥,赐名“天门山”。 天门洞,位于海拔1260多米的绝壁之上,门洞高131.5米,宽57米,深60余米。据地质专家考证,门洞中央系东西岩层向 斜的交汇处,因挤压而导致岩石破碎崩塌,最终于263年形成门洞。天门山海拔1517.9米,因与山下市区相对高差达1300多米,故尤显伟岸挺拔,其天际线之美,堪为山的典型。
天子山<
剩余 70% 内容
点 击 查 看 全 部
︾
词条评级:★★★★★☆☆☆☆ 发表者:{777}777 1-31 [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