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

  概述

  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蘹香《药性论》,蘹香子《新修本草》,茴香子《开宝本草》,茴香、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方》,谷苗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用植物志》。有散寒止痛,理气和中的功效。

  中文学名: 小茴香
  二名法: Foeniculum vulgare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伞形目
  科: 伞形科
  属: 茴香属
  种: 小茴香

  别名:茴香、香丝菜、蘹香、谷茴香、谷茴、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英文名:FRUCTUS FOENICULI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叶和全草也可药用。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全草和叶夏秋可采,根四季可采,洗去泥土,晒干。

   用药部位:小茴香的果实

   采制: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有时盐炒用。

   产地:主产宁夏西安镇、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

   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细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活血、利气、止痛。
  用于胸胁院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

  用法用量:3~6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表面有粉霜,具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叶互生,2~4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长0.4~4cm,宽约0.5mm;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呈鞘状抱茎,三至四回羽状复叶。上部叶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夏季开金黄色小花,为顶生或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或小总苞,伞幅8-30,不等长;花梗5~30;花小,金黄色。双悬果卵状长圆形,长4~8毫米,分果常稍弯曲,具5棱,具特异芳香气。花期6-7月,果期10月。

  历史考证

  本品入药首见于《药性论》,原名蘹香。《新修本草》名蘹香子,云:“叶似  小茴香-原植物形态
老胡荽极细,茎粗,高五六尺,丛生。”《本草图经》除转述《新修本草》记载外,还云:“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本草蒙筌》云:“小茴香,家园栽种,类蛇床子,色褐轻虚。”其后《本草纲目》亦有“苗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等记载。依据上述植物特征,再参考《本草图经》所附“蘹香子”及“简州蘹香子”图的形态考证,古今所用小茴香原植物均为伞形科植物茴香,且早有载培。
   民间传说
  清朝末年,俄罗斯富商米哈伊洛夫乘船游览杭州西湖,正当他尽情欣赏秀丽风光之时,突然疝气发作,痛得他捧腹大叫。这时,随行的俄罗斯医生束手无策,幸好船夫向他推荐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用中药小茴香一两,研成粗末,让米哈伊洛夫用二两浙江绍兴黄酒送服,大约过了20分钟,他的疝痛奇迹般地减轻,并很快消失。得知自己的疼痛是被小茴香治好,米哈伊洛夫大呼神奇,此事一时也被传为佳话。

  化学成份

  果实所含挥发油的组成很复杂,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其次为柠檬烯,小茴香酮,其他有爱草脑,γ-松油烯,α-蒎烯,月桂烯,β-蒎烯,樟脑,樟烯,甲氧苯基丙酮及痕量的香桧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1,8-桉叶油素,4-松油醇,反式-小茴香醇乙酸酯,茴香醛等。果实脂肪油中经鉴定的十六种脂肪酸组成有:10-十八碳烯酸,花生酸,棕榈酸,山嵛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月桂酸,十五碳酸,二十一碳酸等。果实还含豆甾醇,伞形花内酯,由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与大于十八碳的高级醇所成的蜡混合物,β-谷甾醇,花椒毒素,α-香树脂醇欧前胡内酯,香柑内酯及印度榅桲素。
  含挥发油, 油中含反式茴香脑(trans-anethole)、d-小茴香酮(d-fenchone)、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estragole);尚含茴香醛(anisaldehyde)、β-香叶烯(β-myrcene)、α-蒎烯、莰烯、β-蒎烯、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p-伞花醇(p-cymol)、草蒿脑(estragole)等.此外, 含脂肪油12%~18%, 以及植物甾醇酰基β-果糖呋喃甙(phytosteryl-β-fructofuranoside)、7-羟基香豆素、6, 7-二羟基香豆素、齐墩果酸、谷甾醇、豆甾醇等.   果实含挥发油3%~6%, 主要成分是茴香醚(Anethole)、小茴香酮(Fenchone).尚含α-蒎烯(α-P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 drene)、莰烯(Camphene)、二戊烯(Dipentene)、茴香醛(Anisealdehyde)、茴香酸(Anisic acid)、爱草脑(Estrag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亦含脂肪油、豆甾醇(Stigmas terol)、7-羟基香豆精(7-Hydroxycoumarin)等。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0.5 g, 加入乙醚适量, 冷浸1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至约1 ml, 加0.4% 2, 4-二硝基苯肼ZM盐酸溶液2~3滴, 溶液显桔红色.(检查茴香醚)
  2. 取本品粉末0.5 g, 加乙醚适量, 冷浸1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至约1 ml, 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 加20%氢氧化钾乙醇液3滴, 在水浴上微热, 冷却后, 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 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呈紫色(检查香豆素)。
  3. 薄层层析:取本品粉末2g, 加乙醚6ml, 冷浸4小时, 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 残渣用氯仿溶解至1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茴香醚少许, 用氯仿溶解后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1% cmC薄层板上,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展开, 展距17.5cm, 晾干后喷以2,4-二硝基苯肼试剂.供试品色谱,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的桔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药材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 并混合均匀.测定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 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 置烧瓶中, 加水300~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 振摇混合后, 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 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 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 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 放置片刻, 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 将水缓缓放出, 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 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 读取挥发油量, 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

  药理作用

  对消化道系统的作用
  (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小茴香对家兔在体肠蠕动有促进作用。茴香脑2.5×10g/ml对小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浓度增高则出现松弛作用,松弛的肠管对乙酰胆碱亦无反应。小茴香挥发油对小鼠离体肠管初期为兴奋作用,随后则使之弛缓,此松弛作用约为罂粟碱的25%,茴香脑约为28%,茴香酮约3%,茴香醛约为4%,柠檬烯约为2%,桉叶油素约为1%。挥发油作用于豚鼠回肠纵行肌肌束,增强其收缩,EC50为6-7μg/ml。小茴香丙酮浸出物对鹌鹑离体直肠有兴奋作用,有效成分是茴香脑,收缩反应是组胺样作用。将充水的微小气球植入兔幽门括约肌层,记录气球内压的变化观察胃运动,在静注戊巴妥钠抑制胃运动的状态下,口服小茴香24mg/kg,可使胃运动出现有意义的恢复,尤以给药后30分钟和35分钟时,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 

(2)抗溃疡作用:小茴香600mg/kg十二指肠或口服给药,对大鼠胃液分泌的抑制约38.9%,对Shay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4.9%,而对应激性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3.8%。  小茴香-原植物
但小茴香末口服或十二指肠给药,不论对阿司匹林诱发的大鼠溃疡或应激性溃疡均无明显效果。
  (3)利胆作用:小茴香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
  对气管的作用
  小茴香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将挥发油溶于12%乙醇给麻醉豚鼠灌胃,可使气管内液体分泌增加,切断胃神经不产生影响,认为此作用不是通过胃反应引起。
  对肝的作用
  对部分肝摘除大鼠,给小茴香挥发油10天,肝组织再生增加,肝的重量比对照组增加。
  性激素样作用
  雄大鼠给小茴香丙酮浸出物15天,睾丸、输精管的总蛋白含量减少,精翼和前列腺的总蛋白则明显增加,这些器官的酸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雌大鼠用丙酮浸出物10天,出现阴道内角化及性周期促进,乳腺、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重量增加,认为小茴香有雌激素样作用。另有报道,认为有效成分为茴香脑及其聚合物如二聚茴香脑。
  其他作用
  小茴香挥发油、茴香脑对青蛙都有中枢麻痹作用,对蛙心肌开始稍有兴奋,接着引起麻痹。对神经肌肉呈箭毒样麻痹,肌肉自身的兴奋性减弱,由小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有抗肿瘤作用。挥发油对真菌孢子、鸟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灭菌作用。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小茴香对家兔在体肠蠕动有促进作用.茴香脑2.5×10-5g/ml对小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 浓度增高则出现松弛作用, 松弛的肠管对乙酰胆碱亦无反应。

  其他论述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茴香油能降低胃的张力, 随后又能刺激胃使之蠕动正常化, 缩短排空时间.对肠则增进张力及蠕动, 促进气体的排出.有时在兴奋后蠕动降低, 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茴香油的这种作用能被局部麻醉药所取消, 故其可能是神经反射性的.茴香油可作为驱风剂, 在腹气胀时排除气体, 减轻疼痛.煎剂给小鼠灌胃, 有显著抑制胃排空的作用;但对小鼠胃肠推进率以及蓖麻油或番泻叶性腹泻均无显著影响。
  小茴香对胃液分泌、Shay溃疡和应激溃疡有抑制作用;并有利胆作用, 随着胆汁固体成分增加促进胆汁分泌。
   2. 其他作用 茴香油尚有某些抗菌作用, 其抗菌的有效成分可能是茴香醚。动物实验表明:茴香醛无抗结核作用, 但能略微加强小量链霉素的效力。小茴香酮为樟脑的异构体,有与樟脑相似的某些局部刺激作用.

   实验表明: 小茴香煎剂有抗凝和抗纤溶活性。煎剂给小鼠灌胃, 能明显抑制酒石酸锑钾引起的扭体反应, 显著延迟热板法测定的痛觉反应时间。

  栽培要点

  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用种子繁殖,北方宜春播,南方秋播或春播。条播按行距27~33cm开浅沟;穴播以33cm×33cm的行、株距开穴,将种子拌以适量细土后播种。每亩用种量0.5~1kg。亩高10~15cm时间苗和定苗,每穴留2~3株。条播定苗株距与穴播相仿。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在北方地区需于秋季上冻前将根挖出窖藏,次春再栽。虫害主要有黄凤蝶,捕杀或喷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防治。

  临床应用
  治疗箝闭小肠疝
  取小茴香15g,小儿减半,用开水冲泡成茶热服,每服1小碗。服后15分钟,患者自觉肠  小茴香
鸣,腹内咕咕作响,嗳气矢气,腹股沟处及阴囊肿物随即消失平复,疼痛骤然消除。服药15分钟后不效者,可按上述再服1次,半小时后不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以此法治箝闭性小肠疝15例(其中小儿7例,成人8例),除成人2例服药无效行手术治疗外,其余13例均治愈。另有报道用小茴香15g,开水冲泡热服,局部热敷,并轻轻按摩阴囊,治疗8例嵌顿性腹股沟疝,痊愈6例,2例无效。
  治疗睾丸鞘膜积水和阴囊象皮肿
  用小茴香15g,食盐3.6g,共炒焦为末,再加青壳鸭蛋1个,同煎为饼。睡前用酒送服,4日为1疗程,休息5日,再服第2疗程。经1~7个疗程治疗,64例中有59例治愈,无效5例。
  十二指肠溃疡
  炒小茴香30g,何首乌60g。装入纱布袋,与猪肚1只同煮,分为9份。吃肉喝汤,每次1份,每日3次,每3日1剂。12剂为一疗程。治疗10余例,疗效满意。
  尿路结石
  小茴香20g,开水冲泡代茶饮,于1.5小时内服完。旋即电针肾俞、膀胱俞、阿是穴及同侧足三里,然后跳跃跑步0.5小时,每日1次。治疗37例,结果排石率为62.1%,总有效率为94.6%。

  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干燥的果实,呈小圆柱形,两端稍尖,长5~8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有时带小果柄,顶端残留黄褐色的花柱基部。外表黄绿色。分果呈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横切面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结合面平坦。分果中有种子1粒,横切面微呈肾形。气芳香,味甘微辛。以颗粒均匀。饱满。黄绿色、香浓味甜者为佳。莳萝子与本品形极相似,甘肃、广西等部分地区有以莳萝子作茴香使用者。《纲目》亦称莳萝子别名小茴香,可见以莳萝子作茴香,历史已久,但二者名实不宜混淆,其药材之主要不同点为:莳萝子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长3~4毫米,直径2~3毫米;横切面背面四边不等长,两侧延展成翅状。气味较弱。
  显微鉴定
  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小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油管6个,其中接合面2个,背面每2果棱间1个,油管略呈椭圆形或半圆形式,切向约至250μm,周围有多数红棕色扁小分泌细胞;维管束柱位于果棱部位,同2个外韧维管束及纤维束连结而成,木质部为少数细小导管,韧皮部位于束柱两侧,维管束柱内、外侧有多数大型木化网纹细胞。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长短不一。种皮为1列扁长细胞,含棕色物,于接合面中央为数列细胞,有细小种脊管束。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细小糊粉粒,其中又含细小簇晶;并有少量脂肪油。粉末:黄棕色。
  ①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厚。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个。
  ②网纹细胞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壁稍厚;微木化,有卵圆形或矩圆形网状纹孔。
  ③油管壁碎片黄棕色或深红棕色,完整者宽至250μm,可见多角形分泌细胞痕。
  ④内果皮镶嵌层细胞表面观狭长,壁菲薄,常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方向嵌列。此外,有内胚乳细胞、草酸钙簇晶、木薄壁细胞等。本品以籽粒饱满、色黄绿、香气浓者为佳。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已醚适量,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氢氧化钾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3-4,再加1%三氯化铁已醇溶液2滴,显紫色。(检查香豆素)
  2.取本品粉末0.5G,加已醚适量,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0.4%-2,4-二硝基苯肼2mol/L盐酸溶液2-3滴,显橘红色。(检查茴香脑)
  3.薄层色谱。取木品粉末(60目)2g,加已醚6ml,冷浸4h,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潭用氯仿溶解至1ml作供试液;另取茴香脑氯仿溶液为对照品。分别上点样于同一硅胶G-1%CM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醋酸已酯(8.5:1.5)展开,用2,4-二硝基苯肼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色斑。

  文化底蕴

  1.《本草图经》:“《本经》不载所出,今交、广、诸番及近郡皆有之。入药多用番舶者,或云不及近处者有力。三月生叶,似老胡荽,极疏细,作丛,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北人呼为土茴香。茴、蘹声近,故云耳。八九月采实,阴干,今近道人家园圃种之甚多。”
  2.《本草衍义》:“蘹香子,今人止呼为茴香。《唐本》注似老胡荽,此误矣。胡荽叶如蛇床,蘹香徒有叶之名,但散如丝发,特异诸草。”
  3.《救荒本草》:“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多种,苗高三四尺,茎粗如笔管,旁有淡黄挎叶,抪茎而生。袴叶上发生青色细叶,似细蓬叶而长,极疏细如丝发状。袴叶间分生叉枝,梢头开花,花头如伞盖,结子如莳萝子,微大而长,亦有线瓣。采苗叶炸热,换水淘净,油盐调食。”
  4.《纲目》:“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五六月开花如蛇床花而色黄,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俗呼为大茴香,今惟以宁夏出者第一。其他处小者,谓之小茴香  小茴香
。自番舶来者,实大如柏实,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黄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广西左右江峒中亦有之),形色与中国茴香迥别,但气味同耳。北人得之,咀嚼荐酒。”
  5.《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按胡荽结子时,极与茴香相类,《衍义》未细考老胡荽形状,以斥《唐本》注,殊误。但力稍缓耳。”(《医林纂要·药性》)
  6.《本草正义》:“茴香始见于《唐本草》,据苏颂谓结实如麦而小,青色,此今之所未见者。苏又谓入药多用番舶者,则今市肆之所谓八角茴香也。但八角者大辛大温,其性最烈,濒湖《纲目》称其气味辛平,必非舶来品八角茴香可知。故李亦谓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俗呼为大茴香。……据此,则《纲目》中所引古书一切主治,皆子如麦粒之茴香。《唐本草》、马志、大明、东垣、吴缓当皆指宁夏产品而言。惟李引诸方,有明言八角茴香、舶茴香者,则舶来品耳。按今肆中之大茴香,即舶来之八角者,以煮鸡鸭豕肉及诸飞禽走兽,可辟腥臊气,入药殊不常用。”
  7.论小茴香治疝之功:刘若金:“茴香之主治在疝证,世医漫谓(疒颓)疝有湿热不宜用,殊不知疝之初起,皆由于寒水之郁,而气化不宣,乃有湿,由湿郁不化,乃有热,是初起之疝,固即宜用之矣。至湿郁不化而为热,虽曰宜酌,然热之成者,因于湿也,湿之为病者,由于阳虚也,就外淫而论,固未有不因于寒以郁热者,即不因于外受,亦必由肾中之阳虚,乃致阴不得化而邪盛,令阴中之阳转郁,遂病于肝以为疝也。试参滑寿及杜名医之治案,俱用楝实、茴香,盖别有利湿热之味以助其奏功,断不能舍此温散的剂能致火于水者,俾正入膀胱寒水之经以责效也。至于专属小腹,或膀胱,非病于疝者,则此二腑若因热以为患,又能不切切致慎乎哉。或曰,此味所疗,如腰痛、泄泻、积聚、虚劳腹痛种种诸证,亦藉其致火于水,以益肾中之元阳乎?曰,诸证投此味,或辅或使,种种不离前义,然不如治疝之专而且多者,以其为功于寒水之经有最切耳,第与附子补阳除湿之义,各有攸当也,须细审之。”

词条评级:★★★★★☆☆☆☆ 发表者:{dajiahao}dajiahao 4-14 [ 0]

 分享到:
 
 
我是:
本站注册用户
用户名: 密码:
非本站注册用户
我来补充:

补充字数在2000字以内。补充即可得2分,补充被采用后,根据评级可得到相应的积分和智慧果。
比如:补充评级为5,可得50分和5个智慧果。

 

 
 
 
 
 
 
































 

© 版权所有  2001-2024 知识网站
Copyright (C) 2001-2024 allzhi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 电话:15973023232  微信:zhishizaixian  ICP备案号:湘ICP备080032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