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身份危机的历史解读(三)

  同化与分化:民族意识的觉醒

  18世纪末,波兰彻底衰落。1793年,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的波多利、沃伦、布拉茨拉夫等四个省被划入俄国。1795年,俄国又得到了东部沃伦,控制了今天乌克兰土地的80%。但在最西部,现今乌克兰的利沃夫、捷尔诺波尔、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外喀尔巴阡、布科维纳五个州仍然在俄国的疆土之外。

  1793年为纪念沙皇凯瑟琳二世而铸造的纪念币上刻着:“我拿回了曾经失去的。”在俄罗斯人看来,乌克兰的土地——从右岸到克里米亚都是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的,因为俄罗斯才是基辅罗斯的继承者。但实际上,这块土地上的许多人操着和俄语不同的语言,也并非都是东正教徒。在第聂伯河西岸,由于长期受到波兰-立陶宛的统治,很多人转而信奉天主教或者希腊天主教了。

  沙皇时期对乌克兰的基本政策是实行“俄罗斯化”。1839年,沙皇查封了领土上的所有希腊天主教会,并将其教区转交给了俄罗斯东正教会。现代乌克兰的首所大学于1805年成立于哈尔科夫,另一所大学于1834年成立于基辅,学校都以俄语教学,初级教育也使用俄语。在西岸,过去采用波兰语教学的学校都被关闭。教育俄罗斯化的短板很明显:绝大多数乌克兰人是赤贫的农民,并没有能力进入教育系统学习,只有那些精英阶层能够融入俄罗斯文化中。库比塞克说:“俄罗斯并没有制定一个计划,使乌克兰农民大众俄罗斯化,它并没有明晰的政策来界定现代乌克兰人的俄罗斯身份认同。”

  但是,沙俄时代的经济政策对于今天乌克兰东、南部地区的民族构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8世纪末,俄罗斯开始在黑海沿岸的西部建立新俄罗斯。为刺激当地开发,凯瑟琳二世给予愿意定居此地的俄罗斯族人4000英亩土地。新的港口城市因此在第聂伯河下游和黑海蓬勃发展起来,包括今天的赫尔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敖德萨等城市。

  19世纪末,乌克兰的农产品出口已经成为俄罗斯帝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乌克兰的首条铁路于1865年铺设,把主要粮食产区和敖德萨港口连接起来。同时,乌克兰东南部顿巴斯的铁矿和煤矿被广泛开发。顿巴斯就是今天的顿涅茨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部乌克兰就已经成为帝国工业中心,当时兴起的顿涅茨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城市今天依然是乌克兰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工业化改变了社会和人口结构。由于大量地主圈住农民,大多数乌克兰人还是生活在农村。工厂主不得不从外部引进劳动力,而劳动力主要就来自俄罗斯。19世纪90年代,顿涅茨克80%的工人是莫斯科来的新工人,而整个乌克兰超过40%的工业劳动力出生在乌克兰以外。到20世纪初,这些区域内讲乌克兰语的人已经变成了少数族裔,俄罗斯人和犹太人占据了行政、文职工作和贸易等部门和行业的主导地位。

  尽管同处于沙俄,工业化并没有波及到以农业为基础的第聂伯河西岸。两种经济形态促成了乌克兰东、西形成不同的族群结构、语言习惯和文化心理。

  库比塞克在《乌克兰史》中指出:在俄罗斯帝国境内,生活在农村里的大多数乌克兰人知道自己并非俄罗斯人、波兰人或犹太人,但“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认为自己属于更广大的乌克兰民族”。如果被问到身份,一个典型农民的回答是,他是一个农夫,或者一个东正教徒,或者更简单地称自己是个“本地人”。

  但在乌克兰知识阶层中,乌克兰民族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19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米哈伊洛·马克西莫维奇对乌克兰和俄罗斯民歌进行考察后提出,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民族尽管联系紧密,但却是相互独立的。1840年,出身农奴的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开始用民歌、农民土话和更为复杂的乌克兰语方言发表诗歌。在他的诗歌里,乌克兰是被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压迫的独立民族。他歌颂哥萨克的传奇,把波兰和俄罗斯描绘成为劫掠天地的乌鸦。为此,舍甫琴科被流放西伯利亚,永远不得回到乌克兰。1900年,乌克兰出现了第一个政党——革命乌克兰党。这是一群“左兜里揣着《共产党宣言》,右兜里放着舍甫琴科诗集的年轻人”。他们不可避免地分道扬镳——几年后,主张把民族问题放在首位的组建了乌克兰民族党,更强调社会主义的斯皮尔卡派则与俄罗斯社会主义政党联合。

  在未被沙俄吞并的西乌克兰地区,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发展则没有那么踟蹰。18世纪末,波兰被从地图上抹去,加利西亚地区并入奥匈帝国。利沃夫伊凡·弗兰柯国立大学历史研究中心主任雅罗斯拉夫·赫利特萨克告诉本刊,由于多民族的奥匈帝国采取相对宽松的民族政策,加利西亚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乌克兰最具民族主义气质的地方。

  起初,在奥匈帝国,乌克兰人基本被排除在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形成了以希腊天主教会为核心的当地社会结构。1848年,当时民族身份已经非常明确的意大利人、波兰人和匈牙利人都起来反抗奥匈帝国统治,这激起了连锁反应,生活在加利西亚的波兰人也要求推进“波兰”在加利西亚地区的自治。为了平息当地局势,当局认为,可以用人数颇多的乌克兰人来牵制波兰人。于是,当局鼓动乌克兰人,在希腊天主教高层的参与下,成立了自己的民族组织以对抗波兰。该组织在宣言里明确提出,乌克兰人是和波兰人、俄罗斯人都不同的独立民族。维也纳为了笼络乌克兰人,不但同意让他们在加利西亚划出自己的自治省,还允许他们创办了报纸,在利沃夫大学成立乌克兰语言文学系,鼓励乌克兰语教育和出版业,成立民族议会。库比塞克说,标准化语言教育是塑造民族认同和缔造新一代民族活动家的决定性因素。到1914年“一战”前,加利西亚已经有超过2500所乌克兰语小学和16所国立及私立高校。当地的乌克兰人甚至已经开始了公开合法的民族政治实践。1907年奥地利开始实行男性普选,乌克兰政党在加利西亚获得了22个议席。

文章评级:★★★★★☆☆☆☆ 发表者:{dajiahao8}dajiahao8 8-3 [ 0]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我是:
本站注册用户
用户名: 密码:
非本站注册用户
我来评论:

评论字数在2000字以内。评论即可得2分,评论被采用后,根据评级可得到相应的积分和智慧果。
比如:评论评级为5,可得50分和5个智慧果。

 

 
 
 
 
 
 
































 

© 版权所有  2001-2024 知识网站
Copyright (C) 2001-2024 allzhi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 电话:15973023232  微信:zhishizaixian  ICP备案号:湘ICP备08003211号-4